9月14日,《人民论坛网》报道中交养护主动请战,助力打赢四川泸定震区抢通保通攻坚战,践行央企担当,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驰援抢险救灾 央企人闻令而动
——中交养护主动请战助力打赢四川泸定震区
抢通保通攻坚战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抢修受损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启动应急响应,派出专家组抵达震中灾区,支持受灾地区应急抢通工作。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扶危济困、善行义举,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在为社会做着表率。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养护”)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义不容辞扛起“养护国家队”的社会责任,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向中交集团党委主要领导汇报,并联系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主动请战参与应急抢险。在获准后,公司党委“科学统筹、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作出工作部署,强调要充分发挥公司业务特色优势,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在中交集团应急指挥体系之下,中交养护迅速统筹在蜀项目,组织人员、机械设备紧急驰援,明确职能分工,细化应急措施,并成立了四川泸定地震应急抢险项目临时党支部。
9月5日,公司四川甘孜国道G549线石棉(雅安界)至九龙段改建工程项目第一时间抢通保通了项目所在地九龙县湾坝镇“生命通道”50余公里,同时派出两名技术骨干就近编入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参与救援工作,深入震区进行现场勘察,评估地震引发滑坡、崩塌对道路桥梁的破坏,研究制定抢通方案。目前继续在震区进行技术服务。
按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指挥部统一部署,中交养护承担X019线(X019线直接通往震区海螺沟,是磨西镇重要公路通道)钢栈桥抢建工作。
依托自身“同步指挥、资源共享、融合联动”综合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中交养护统筹调度在蜀及周边应急力量储备,抽调三家专业子公司技术和施工骨干,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结构物快拆与加固组、快速养护保通组、应急检测监测组等专业队伍,同步调配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土方运输车、测量设备、无人机等工程机械设备,星夜兼程分批次赶赴现场,开展检测监测、钢栈桥抢建、新建便道及清理滑坡抢通原道路等任务。
9月8日,中交养护派出第一梯队负责 X019 线钢栈桥抢建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尽快完成任务,助力灾区救援重建。
9月11日,中交养护受领跨河钢便桥南侧约1.5公里的新建便道以及原有道路上滑坡体的清理任务。该段路原有道路的路基已损毁,实施难度较大、任务重。中交养护旋即组派具有多地震地区丰富施工经验的S436巡场至玉和等四条省道改建项目为主体的宜宾地区队伍作为第二梯队,赶赴本次地震震中泸定县磨石镇。
同时,为保证安全,防止抢险中出现新的次生地质灾害,中交养护调集无人机团队为第三梯队,携带2台套专业无人机平台及三维数据高速处理系统,实时监测现场情况,加强预警监测,为灾后交通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中交养护后方技术专家团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根据抢险需要,随时提升专业支撑,将全产业链技术延伸到抢险一线。
截至9月13日,中交养护派出的三个专业队伍50多名技术人员、20多台套设备和80吨材料已陆续进场,正同步调拨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冲刺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与交底已完成,正在按安全第一要求开展技术服务、钢栈桥架设、道路抢通、滑坡体清理以及检测、监测评估等工作,应急抢险救有序开展、持续推进。
抢险救灾的现场,就是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考场。面对灾情险情,中交养护行动迅速、冲锋在前,统筹内外资源,全力投身到抢险救灾之中,通过应急处置的一体化运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应急抢险“国家队”的速度和担当,彰显了中央企业负责任的良好风范。中交养护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以“全链条、全周期”的一体化应急抢险模式,为地方提供交通基础设施灾后应急抢险处置“一揽子方案”,助力打赢四川泸定震区抢通保通攻坚战和后期交通快速恢复与重建,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央企,中交养护在行动!
Copyright©2014-2023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鄂ICP备20013506号-2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大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