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87262017CN / EN

官宣!公司“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间:2021-01-28来源:柴培宏

1月27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湖北技术交易所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公司的“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IMG_7406.JPG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武汉理工大学李晔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孙杰教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李迎喜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大学谢作明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剑彤研究员、长江科学院金峰教授级高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崔益斌教授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评价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通过使用研究与工程应用,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研发了用于疏浚淤泥处理的复合技术体系,包括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疏浚余水的高效回用技术,提供了解决城市河湖淤泥处理难、传统余水处理费用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处理后可用作绿化土、地基建筑材料等,抗压强度可在0.3-5.0MPa之间调控,疏浚余水达到杂用水回用水质标准。

2、研发了无机建筑垃圾制备人工湿地改良填料技术,开发了基于风光互补太阳能微纳米曝气的潜流湿地和基于溶氧控制编程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湿地氧浓度低、冬季处理效果差和湿地易堵塞等问题,提高湿地运行负荷、减少湿地占地面积一半以上、延长湿地运行寿命,提高污染物处理效果,减少湿地填料建造费用,具有处理效果好、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等优点。

3、研发了一种改性矿物-微生物耦合净水材料和一种环保型高浊度水体快速净化的修复剂,提出了沉水植物优化选种方法和适应性种植技术,解决了水下森林构建过程中受水体透明度影响、成活率低、难以形成稳定种群或群落的问题,实现透明度为20cm、水体流动性较大(流速约0.1-0.3m/s)的水下森林构建,成活率达到70%以上。

4、基于Delft 3d模型、物联网技术和多项生态技术耦合,构建了水质处理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完善了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设计技术体系,解决了传统预测技术与现场实施缺乏联动的问题。

 综上所述,结合本成果的查新结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已先后成功应用于湖州市潜山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西安灞河两岸提升改造工程一期清淤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公司总经理曾松亭、总工程师乐绍林及课题组主要成员柴培宏等参加了评价会。


喜欢(+228)    |     分享至: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东区34号湖北省科技创业大厦A座21层 电话:027-87262017
扫一扫关注我们